• 山西太行山麓寨影沟大队,富农出身的赵有才自从当了大队会计以后,表面上很积极,背后却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队里一直怀疑他盗窃队里的小麦,但一直没有抓住证据。群众有意见,在大队的黑板报用打油诗批评他:“当会计,有意义,坐在屋里不下地,打打算盘拿拿笔,现成粮食送家里,说是干部算干部,说是懒汉也可以。”赵有才看了十分生气,找到党支部书记周老实诉苦,周书记对赵的假相早有戒备,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赵心里不服气把账本交给周书记,甩手而去。正巧接替赵有才工作的姜喜喜来到大队部,使赵有才为之一震。姜喜喜是赵有才的姐夫,原来是田家川大队社员,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当过炊事员,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他来到寨影沟大队后,赵有才一方面认为姜与自己是亲戚关系,一方面认为姜的文化水平低,所以觉得自己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暴露。姜和赵虽是亲戚关系,但姜不循私情,担任会计以后全心全意为社员服务,一边学文化,一边调查赵的问题。一次,队里的落后社员刘铁嘴,在用大秤买小秤卖做投机生意时被揭露。姜从刘使用的秤砣上发现了问题,对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且讲述了解放前刘铁嘴从小没爹没娘,刘的爷爷为了把刘铁嘴拉扯大受了很多苦。后来因为欠了赵有才他爹五十吊钱还不上,赵家就硬把刘家的二亩地霸占去了,最后刘的爷爷落得挨门挨户要饭吃。共产党来到太行山后,他们才过上好日子。解放战争中刘的爷爷为了支援前线抬担架、送军粮,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事实使刘铁嘴受到深刻的教育,他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向大队坦白交待自己受赵有才的唆使,做危害集体的事情。在群众大会上,刘铁嘴和群众公开揭发了赵有才盗窃队里小麦,给干部栽赃,借此煽动群众中少数思想落后的人,闹着要分队并将果树分棵到户,企图把老支书周老实赶下台的阴谋。最后,赵有才在铁的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
  • 根据胡正同名小说改编:1954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农业社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诞生。在晋中平原,一个位于汾河岸边的村庄里,刚刚诞生不久的杏园堡农业社,一开始就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霜冻、天旱、春荒缺粮……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在坚决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坚持依靠广大贫下中农,千方百计地向困难作斗争。而一心想发财富的党员副社长刘元禄却多方进行阻挠。富农兼商人的赵玉昌又在此刻趁机伙同已被拉下水的刘元禄一起倒卖粮食、‘造谣生事、鼓动社员闹退社,他们企图把农业社办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合成地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坚决依靠党团员和贫下中农,及时地提出了抗旱办法,以互借解决了缺粮困难,团结了大多数社员,从而打垮了资本主义猖狂的进攻。农业社在战胜天灾、人祸之后便获得了夏季的大丰收。但是不甘心放弃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刘元禄在扩社问题上却仍怀二心,麦收中不但丢掉了一颗颗的麦穗,而且恶语伤人。为了挽救他,郭春海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帮助,并提醒他正视和赵玉昌的关系,早些回到自己的队伍中来。这时,刘元禄怀着惧怕的心情,找到赵玉昌要与他一刀两断。但是刘元禄在富农分子赵玉昌的威胁、诱惑下,已经不能自拔。为了阻止农业社的发展,赵玉昌又献策对王连生栽赃,借以打击郭春海,企图夺得农业社的领导权。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没如其所望,刘元禄给王连生栽赃之事,被一个艰难地摆脱着旧思想束缚的老农郭守成给揭发了。执迷不悟的刘元禄最后被撤了职。企图跑到县里一走了之的赵玉昌也被人民政府逮捕法办了。
  • 本片记录了88岁高龄的淮北梆子著名老艺人顾锡轩演出的《寇准背靴》。北宋时期,昏王无道,听信谗言,陷害忠良,将忠心报国的杨延景元帅充军云南。而后奸臣王钦若陷害杨延昭,假传圣旨赐其毒药。杨延景狱中好友任堂辉不忍忠良遭害,喝下毒药才使得杨延昭逃过一死。后来,杨府虚报杨延昭病死,假设灵堂,想自此回河东隐居。此时,辽军进犯,边疆告急。八贤王和天官寇准听到杨延景的噩耗,心情十分沉痛,并为朝中失去披肝沥胆的忠良而深感忧悒。于是,二人同往杨府吊唁。寇准在灵堂上看到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不甚悲哀;又见到杨延昭的妻子柴郡主外面虽身着孝服里面却着红裙;还听到佘太君向八贤王奏本,举家要回河东,心中顿生疑团,便以守灵为名留八贤王同在杨府。夜晚,寇准疑虑满怀,难以入眠。这时,他忽然发现柴郡主来其窗外窥视后,提着篮子急忙向花园走去。寇准看穿其中有些蹊跷,便尾随柴郡主前往花园,柴郡主在黑夜中疾行,不小心摔了跤,篮子落在了地上。紧跟其后寇准也失惊跌倒,碰掉了纱帽,摔脱了靴子。寇准在寻找纱帽时,发现了篮子里的饭菜,并与寻找篮子的柴郡主碰在一起。寇准躲闪不及,又怕被柴郡主发现,便设法躲过了柴郡主。他为赶上柴郡主看个究竟,便背起靴子踉跄跟踪而去。寇准终于看到柴郡主将饭菜送进花厅,并听到她与杨延昭在花厅里讲话。这可乐坏了忠心为国的寇准,急忙赶回将此事报知八贤王。忧虑中的八贤王听说杨延昭还在人世,十分惊喜。于是,君臣二人悄悄地来到花厅,设法见到了杨延昭。从此,世代忠良的杨家又重为国为民捍卫边疆。